这部纪晓岚最喜欢的书,为什么会被推为南宋笔记小说之冠?

广告

01

南宋笔记之冠

堪与资治通鉴媲美互补

《容斋随笔》究竟是一部什么样的书呢?这不得不从这部书的作者洪迈说起。

洪迈生于一个士大夫家庭。他的父亲洪皓,在担任南宋礼部尚书的时候,出使金国,被金国扣留在荒漠十五年,但他坚贞不屈,艰苦备尝,全节而归,被誉为历史上第二个苏武。

洪皓生八子:尤以洪适、洪遵、洪迈闻名天下,世有“三洪”之称,与北宋“三苏”齐名。

可以说,《容斋随笔》是其读千百部书,集腋成裘的成果,其历时之长,在中国历史上,也是少见的。

这套书以资料丰富、格调高雅、议论精彩、考证确切等特点,超越众多的同类著作之上,被《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推为南宋笔记小说之冠

也因为它广涉历代治乱兴衰、帝王将相、纵横韬略、处世为人、历史珍闻等,补《资治通鉴》之不足,深受宋元明清历代大学者厚爱,为历代治国者所珍爱。

02

四十年时间磨炼成的一代经典

皇帝为之吸引,政学商界必读

《容斋随笔》一共分为五笔,即“初笔”“续笔”“三笔”“四笔”“五笔”,分五次编订成书,总计历时40年,是凝聚了洪迈一生心血的经典之作。

清代纪晓岚编撰《四库全书》时,对《容斋随笔》高度赞赏,认为该书“辩证考据,颇为精确”,指出“南宋说部,终当以此为首焉。”

著名的宋史研究专家,曾经负责点校过《资治通鉴》《宋史》的聂崇岐教授,也指出“《随笔》为治宋史及考据学者必读之书”。

《容斋随笔》问世数百年来,一直不断刊刻,常销不衰,受到人们的喜爱,的确是有其原因的。

扫一扫即可购买

这部纪晓岚最喜欢的书,为什么会被推为南宋笔记小说之冠?03

纵横韬略、涉猎广深、处世为人

拓宽视野格局,洞彻天下之理

《容斋随笔》承载了历史、文学、哲学、艺术等方面的笔记,以考证、议论、记事为中心,既有宋代典章制度,也有三代以来的历史事实、政治风云和文坛趣话。

洪迈在书中记载了许多颇有见地的观点,也更正了许多流传已久的谬误。

比如在《张良无后》这一则中,根据原先的典籍记载,张良的为人,不是陈平可以比拟的。但是,张良死了才十年,后代不再续封,其后人比陈平还惨烈。

洪迈寻找其历史原因,指出秦国守将想投降,然而张良却劝刘邦趁其守备松懈而进攻;项羽和刘邦立约平分天下,项羽回彭城,刘邦也打算回关中。张良却劝刘邦回兵追击杀掉项羽。

洪迈最后评述:张良做的这两件缺德的事情,比诛杀降兵还厉害,因此他的爵位没有能够传下去。令人深思。

洪迈在书中也论及许多做人处事之道。如《鬼谷子书》一则中,其引鬼谷子给苏秦、张仪的信说:“女爱不及席,男欢不毕轮”,指出宠爱是难得保持长久的。

又引《战国策》的话说:“以财交者,财尽则交绝;以色交者,华落而爱渝”。告诫人应该如何与人相处。

读这部书,就象是在书林中穿行,在文海中畅游,在史坛上俯瞰,在政界中视察。书中经典的篇章,能够对我们的为人处世、个人修养,给予很多启示和借鉴。

04

全本全注全译,一时洛阳纸贵

《文白对照容斋随笔》全新出版

由于《容斋随笔》是文言文,对于大众来说,略有难度。1993年,我们便组织人手将此书翻译成白话文,出版了《文白对照全译容斋随笔》,该书甫一问世,就成为当年畅销书,一时洛阳纸贵。

这部白话翻译本《容斋随笔》的主编王兴亚教授,是郑州大学历史学院教授,曾经担任中国明史学会理事,河南人才史学会会长,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参与注译的,都是有着深厚功底的文史学者,几十年的长销不衰,也证明了此书实为古籍白话的精品。

近三十年过去,我们此次将此书再版,校订了其中的一些不当之处,重新分为五册出版,依照洪迈编订的次第,更加适宜阅读。

全书设计古朴大方,字体考究,采用高品质的胶版纸,印刷精良,是一套适合阅读、更适合收藏的古籍今译精品读物。

“一万年来谁著史,八千里外觅封侯”,读史,让人心旷神怡,让人性情豪放。这部经典著作,其中魅力,想必也能带给你无穷的思考和益处。

小编特别推荐

《容斋随笔(全5册)》

集中国数千年历史文化之精粹,

众多文化名人长期珍藏、

多次阅读的一部古籍。

原价256元

特惠128元

扫一扫即可购买

这部纪晓岚最喜欢的书,为什么会被推为南宋笔记小说之冠?

[责任编辑:杨焱 PSY265]

(本文章版权归凤凰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推荐0
扫码立享特惠好物
甄选全球好物
凤凰网旗下电商平台
秉承凤凰网“就做不同”的品牌精神,甄选全球优质好物,为用户提供高品质的购物体验和服务。
团购集采专享
⇦⇦⇦ 添加官方微信, 立享集采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