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经常买菜做饭的朋友们肯定感受到了,多地市场都出现了“菜比肉贵”的现象,蔬菜更是一天一个价格。
据很多农户反映,今年什么价格都在涨,农资原材料不仅涨价,就连油价也在涨。
这番景象,不仅让我们回忆起那个使用票证的特殊年代。
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物资匮乏,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深切体会到什么叫“无粮票没饭吃,无布票没衣穿”,而各地的购销站、代购代销站就是当时老百姓们的“购物天堂”。
那时各类票证五花八门、名目繁多,几乎涵盖了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总体而言,票证可分为吃、穿、用三大类。
吃:粮票被称为“中国计划经济第一票”,那时,省级地方粮票只能在省内流通,只有全国粮票才能在全国通用。
穿:布票被誉为“粮票的姊妹花”,由于受布票制约,城乡居民普遍过着“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节俭生活。
用:日常生活所需的票证就更加多了,五花八门涉及方方面面。手帕、肥皂、手纸、洗衣粉、火柴、抹布、煤油、煤……几乎什么都要用票。
由于当时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各种票证,票证也就成了命根子。虽然现在很多年轻人无法想象这种买布要布票、买粮要粮票、买自行车要自行车票的生活,但对老一代人来说这确实是难以磨灭的记忆。
1993年,我国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取消粮票和油票,也标志着票证时代的彻底终结。中国从此摆脱和告别了票证所代表的物资匮乏时代。
票证虽然不再存在,但珍藏的记忆不会消失。 中国文物学会特发行《特版票王》珍藏册。
收录衣、食、住、行、金融等领域票证共计 215枚, 囊括双重防伪、漏齿错版、水印防伪、底纹防伪、荧光防伪、错版票证、开门票、关门票等珍稀票证类型。
堪称“中国特版票证全鉴”!
票证均为官方发行实物原票,每一枚都代表一段历史、一段回忆,市场上早已难觅其踪,如今经过数位专家多年努力,才得以集结成册,可谓少之又少。
老藏家们都知道,奇、特、全、真,一直是收藏界亘古不变的真理。因而近些年品相好的票证在收藏圈广受追捧。
这套《特版票王》珍藏册的收藏价值有目共睹,但我们也仅争取到2000套现货,对票证有情怀的朋友千万别错过!
这215枚票证分别为双重防伪票证16枚、荧光防伪票证36枚、水印防伪票证16枚、关门票40枚、底纹防伪票证20枚、漏齿错版·多处漏打齿孔票证50枚、开门票+“贰”字错版1枚、“贰”字错版11枚、“弍”字错版25枚、带国徽的粮票2枚、珍贵筋票1枚、文革票证23枚。
注:有些票证既带水印也带荧光,既是开门票/关门票也是错版票/防伪票
在票证年代里,票证被老百姓视为“生命票”、“第二货币”,因此票证便成了与钞票平起平坐、甚至比钞票还珍贵的存在。
据统计,无水印粮票占了中国粮票品种的80%,因此那些带有各式各样防伪水印的票证便成了中国票证中极其特殊的一支分支,存世稀少,收藏价值极高!
16枚双重防伪票证
江西省级汽油票,是江西印钞厂(南昌印钞厂)印钞纸印刷的汽油票,使用水印与荧光防伪高技术制作。
汽油票,作为我国票证中极其特殊的一支,其收藏价值不容小觑。
36枚荧光防伪票证
荧光技术是科技进步的应用,由于荧光发光和变色的特殊性,设计者将其巧妙应用于票证设计中。
用荧光笔照射可看到图案或底纹更清晰明显,从另一个角度展现了票证的收藏价值。
16枚水印防伪票证
粮票是实际意义上的第二货币,分为有水印和无水印两种类别。
在计划经济时期国家资源非常匮乏,水印纸属于专控物资,用水印纸印制的粮票比较稀少,仅占中国粮票品种的2%。
它图案精美,同亿万中国同胞一同经历了那段物质短缺、饱受沧桑的艰苦岁月!极富收藏价值与纪念意义!
40枚关门票
新中国成立以后,布票从1954年9月开始发行至1984年结束,使用长达半个多世纪。
1984年是最后一次发行布票,在设计,印刷精美度等都达到一个相对高的水准,非常有纪念收藏价值,何况是带荧光防伪的大版票(荧光笔照射后底纹更清晰) ,价值可想而知。
关门票,是某种票证最后发行的一版
20枚底纹防伪票证
1970-1990年各省市政府发行的各类粮票、布票、生活票,用放大镜放大后可看到除票面上的主要图案和文字外,还有衬托主图和面值的隐藏文字,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底纹。
底纹多采用汉字或字母形式。
在新中国邮票历史上,由于操作失误造成的错版票的例子很多:
这种错版票由于会被政府回收并撤销发行,所以在市面上留存的很罕见,也更为珍贵。
50枚漏齿错版·多处漏打齿孔票证
重庆市邮电局-话费4分,多处漏打齿孔,实属罕见。
但是因为收藏界崇尚“物以稀为贵”,被全世界集邮者奉为心爱的宝贝。
1枚开门票+“贰”字错版
正所谓“藏头藏尾,稳赚不赔”,有关门票便有开门票,1955年发行的票证便被称为“开门票”。
开门票具有特殊的纪念价值,再加上其中独特的“贰”字错版,很有收藏价值。
11枚“贰”字错版
浙江省、辽宁省、文工团发行的“贰市尺”、“贰两”、“贰拾市斤”的布票和粮票,其中“贰”字两横本应在“弋”下面,却写在了“弋”上面,与现代标准字体“贰”的写法不相符,成为了独特的错版票证。
25枚“弍”字错版
我国计划经济时期发行的票证,其中“弍”字使用了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化字,俗称【二简字】。
“弍”同“贰”,在二简字中作为“贰”的简写,实际使用时间较短。
特殊时期发行的票证一直是收藏界的明星,很有收藏意义!
2枚特殊的粮票
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部于1966年发行的叁市斤、伍市斤全国粮票,对光可看到水印(五角星、麦穗)。
在实际生活中,全国粮票等同于现金,甚至在困难时期,重要程度高于人民币!
1枚珍贵筋票
文革时期发行的西藏自治区壹市两粮票,此枚为筋票(一套中最少最缺的一枚),带五星水印防伪。
少数民族地区的粮票数量整体较少,能留存下来的更是少之又少。
23枚文革票证
文革时期发行的票证, “文革语录”“革命委员会印章”“红宝书”等,带有鲜明的时代烙印,政治气氛浓郁,直接展示了“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场景,是我国票证中一朵奇葩。
因历史原因流通损耗、回收销毁等,能保留下来的票证都弥足珍贵。
在那个饭都吃不饱的年代,没人会想着收藏票证,然而随着时间流逝,它们的存世量越来越稀少。
如今这套《特版票王》珍藏册中收录了粮票、布票、肉票、汽油票、棉花票等,涉及西藏、宁夏、辽宁、黑龙江、山东、吉林、湖南、河南、安徽、江西、浙江、云南、河北、陕西、广西、四川、青海、江苏等地域,浓缩了中国农业、商业、工业、服务业的发展史。
是以前没有、未来也不会再有的全套藏品,其有四大收藏热点不可忽略:
珍贵文物,不可再生。
回收销毁,监管严格。
稀缺资源,绝版收藏。
官方发行,司法鉴定。
每一枚票证都是绝对的精品,票面完整、光洁,在放大镜下,也几乎没有缺陷。
出具监制证书、收藏证书,保证每一套都是正品,都有唯一的收藏编号,刮开图层即可到国家防伪网站查询。
翻看这一枚枚票证,我们足以见四十年改革开放所带来的民生巨变,培养民族自信心,代代传于子孙后辈。
赠予家里年纪稍大些的长辈, 这是比任何补品、黄金首饰都有意义的礼物!
(本文章版权归凤凰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