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康熙、雍正、乾隆爷孙仨,居然还有相同审美!

广告

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瓷器,在历史上被称为“康乾盛世”。

马未都说:“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瓷器,是中国的集大成者。品质之精,造型之多,彩釉之富,都登峰造极。”

然而,康熙、雍正、乾隆这祖孙三朝帝王的审美,可谓绝了!

一个跟一个不同!大概也就差个银河系吧!

甚至有人怀疑,是不是亲生的~~~

先看一组图:

康熙烧造了比元青花更丰富多变的“青花五彩”,独步天下。

有人说,望之如同蓝宝石一般澄澈。

清 康熙 青花五彩十二月花卉杯

雍正最喜欢的瓷,是纯色釉。

雍正则在颜色釉上把极简玩到了极致,月白、水墨、抹银、雪花兰、秋葵绿、梅子青,艳丽非常,五彩斑斓。

清 雍正 胭脂水釉花瓣式碗

乾隆,却走上一条不同父辈的路。有人说:乾隆是农家乐的审美~~

不可否认的是,他把瓷器技艺玩到鬼斧神工,把审美引向繁复华丽,前卫潮流。

甚至影响了西方繁复华丽的“洛可可风”审美,中国瓷器成了当时的奢侈品,路易十五甚至说要把宫中的器物全替换成中国瓷。

清 乾隆 珐琅彩龙纹兽耳瓶

一个是淡雅隽永,一个是极简主义,一个是繁缛富丽。

纵然清三代的审美大相径庭,但他们却有着共同的喜好、共同的审美

一生都偏爱典雅沉稳的那一抹红——矾红

矾红为釉上红彩鼻祖,是一种以三氧化二铁悬浊体着色的低温红釉,亦称“铁红”、“红彩”、“虹彩”。

矾红历史非常久远,产生于宋代,最早用于金代磁州窑的红绿彩瓷器上,到明清时期发扬光大并且创新,后来成为了康熙五彩之一

清代蓝浦《景德镇陶录》中记载了清代景德镇矾红釉配料:“用青矾炼红加铅粉、广胶合成。”

清 乾隆 青花矾红彩云龙纹贲巴壶

矾红釉是低温色釉,温度在700—1250℃之间 ,烧制出来的成品呈色稳定。

清 雍正 矾红彩云龙纹盘

色泽鲜艳,华丽凝重,典雅古韵,釉面温润。

清 乾隆 天鸡矾红龙纹高足碗

不似正红那么高调,又没有黄色那么亮眼,暗中有亮色,红中透橘黄,如天上霞光,柔润绵长,多了几分淡泊之感。

清 雍正 矾红彩甘藤纹瓶

在数千年的发展中,矾红基本上贯穿每个朝代,期间历经数代工匠改良创新,釉色烧制越发精良,在明清时期达到高峰,颇受皇家喜爱。

不仅能很好的表现画面的层次感,在国人心目中还代表了吉祥的色彩,在明嘉靖时期还是皇室祭祀的主要品种

清 乾隆 矾红三清诗文茶碗

因此,矾红瓷器也被誉为吉祥之瓷

矾红一般都独自出现在瓷器上。它在洁白的瓷胎上会有一种独特的美感,这也是矾红的最佳归宿。

凰家尚品微信小程序二维码

而矾红制料工序颇为繁复,《中国古陶瓷的科学》中记载:

“青矾用火煅烧,经漂洗得生矾,呈鲜艳的枣红色;生矾研细烘干,加入铅粉等助溶剂,便成为矾畿釉,好的矾红橙中显金,釉面比铜红釉更显光泽。”

且矾红的原料青矾亦是较难寻找,故而矾红的原料成本、人工成本都十分高昂。

所以矾红彩也是一种具有很高收藏价值的釉上彩,矾红釉瓷器在市场上深受收藏家的青睐。

这次就给大家推荐这套由当代陶瓷泰斗、百年瓷王王锡良亲授其子王采创烧的矾红描金作品——《瓷王龙凤杯》

这套对杯,集清三代皇家瓷器之美、锻造制瓷技艺“巅峰”于一身。

它既是“陶瓷世家”的世纪巨献,又是王锡良大师的遗作,观藏价值不言而喻,非一般瓷器可比。

杯子创新性地使用矾红来展现中国古老图腾龙与凤的神韵。

矾红色泽温润,色调轻盈的,用来刻画龙与凤具像又写意,线条纤细如游丝,琢磨精湛,尽显雅趣。

描金工艺更是给龙和凤增添了一丝的精致富贵之气,倍显灵动之感。

《瓷王龙凤杯》的材质为景德镇玉瓷,薄胎工艺造就了其透亮光洁之感,可谓“白如玉、明如镜、声如罄、薄如纸”。

仔细看,瓷体还会泛出淡淡的青绿色,非常高级。

在传统纹饰的加持下,既古典风雅,又有现代生活的轻奢感,颇有古画今绘,古器再造之意。

每一次拿出来,呈现的氛围始终是喜庆的,热闹的,开心的。

双龙双凤,呈祥如意;起落之间,灼燿夺目。

器物虽小,却是福不可缺。

凰家尚品微信小程序二维码

是集矾红之红本金之金景德镇瓷器之白于一体,古朴温厚,雍容庄重,轻盈明亮。

令人遗憾的是,王锡良大师已于今年3月仙逝,《瓷王龙凤杯》也成为了他的遗作

这不仅是对瓷王百年艺术人生的一份纪念,更是对当代陶瓷艺术的一份珍藏。

现如今,《瓷王龙凤杯》网络开品授权。

每一套均配有创作大师证书收藏证书王锡良王采签章防伪标签,专属收藏编号一应俱全,确保正品

4大推荐理由:

1、陶瓷泰斗王锡良亲授其子王采创烧,收藏价值高;

2、采用“清三代”矾红釉色、景德镇玉器,用料贵重,呈色温润;

3、使用龙凤元素创作,寓意“龙凤呈祥“,典雅古朴;

4、限量发行,证书齐全,有大师签章、专属收藏编号防伪标签,保障收藏。

01

“500年才出一个王锡良”

没有他的景德镇失色一半

瓷国瑰宝,王者锡良!

在景德镇,流传这样一句话:“1000年瓷艺飞扬,500年才出一个王锡良。”

中央电视台曾这样评价他:“纪念碑式的陶瓷艺术大师,中国当代陶瓷艺术史上最重要人物,载入中国陶瓷史!”

王锡良究竟是何许人,在拥有五大名窑八大窑系的陶瓷之国,能够享有如此声誉?

看了他的部分标签头衔,或许你就明白了。

他是国匠大师中国瓷坛“泰斗”首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陶瓷终身成就获得者、近代瓷史的开山鼻祖

王锡良自幼随叔父——“珠山八友”之一的名家王大凡学绘瓷画,因天赋、悟性极强,此后数十年创造出了无数的瓷坛神话。

2005年授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终身成就奖

王锡良大师仙逝前,已经102岁高龄了。“一代宗师”、“百岁瓷王”都已经不能形容他传奇绚烂的人生。

如今巨星陨落,时代落幕,大师的作品更加值得珍惜。

国匠之作,奉上亲民款,限量发售,抢一套少一套。

02

出自景德镇 致美世间情

采用特有玉瓷薄胎 原矿矾红

看似简单的器物,其实做工非常繁杂。

《瓷王龙凤杯》以景德镇高岭土为原料制成。

景德镇高瓷土,自古以来名扬天下,其不可再生、不可回收利用,如今更是因长期开采而愈加稀缺。

1350℃高温烧制出来胎薄釉润,洁白细腻,莹润透亮,真可谓“白如凝脂,素若积雪”。

白胎瓷烧制而成后,需要再涂抹矾红料入窑以800℃烧制

因此相比于高温颜色釉,矾红釉的工序更为繁琐,难度也更大,造就其烧成后的典雅温润。

一席轻奢雅物便由此呈现。

矾红料的发色在白瓷上清丽奢雅,呈色沉稳,浓淡结合。

不仅更好地呈现出了龙和凤的经脉线条,色泽也如鲜橙一般明快,有一种色正似金的灼燿感。

在描金工艺的点缀下,画面更为立体,不失古朴典雅的氛围,耐人寻味。

其龙弓身曲须,龙口大张,气势非凡,潇洒威猛;

其凤展翅腾飞,长羽飘逸,形象生动逼真。

龙凤呈吉,相得益彰,更有百年好合心心相印之寓意。

每只杯子上的龙或凤都有两只,双龙双凤,也意在团团圆圆。

杯沿和杯子下边一圈以传统吉祥纹路“回形纹”装饰,象征着“连绵不断,子孙万代,吉利深长,富贵不断头”

龙或凤的下面则以传统吉祥纹路“海水纹“装饰,象征着”福山寿海、一统山河、万世升平“。

这也是一款吉祥如意杯,既有好彩头,体面又别有风雅,不管是自用还是送人,都非常有面子。

杯底印有“王锡良、王采”的落款和印章

品杯的形体端庄大方,线条柔和圆润,内敛雅致,握于手中,轻薄莹润,细腻有光泽,自带气质。

清新细腻,文艺雅致,称手实用,无论什么时候都是茶席上的点睛之笔。

器以载道,物以传情,即使丝毫不懂瓷器之人,也可一眼看出不凡之处。

03

高 档礼盒 宜礼宜藏

巨匠献礼不容错过 限量发行

这款手作《瓷王龙凤杯》,不仅蕴藏着文化,还是“陶瓷世家”的世纪巨献。

当我们打开这款高 档礼盒,小心翼翼的取出杯子,斟上一杯茶,茶香氤氲,是一种惬意的享受。

每一次使用,都能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瓷文化的魅力和皇家气息。

置于茶室,或是书房案桌,它都能为居室空间添彩,来客必赞。

每套《瓷王龙凤杯》均配有创作大师证书和收藏证书,王锡良、王采签章,防伪标签,专属收藏编号一应俱全,确保正品。

全国限量发行,售完即无,手慢一点可能就会与它擦肩而过。

作为王锡良大师的遗作,珍藏价值不言而喻,别让自己留有遗憾。

凰家尚品微信小程序二维码

[责任编辑:陈鹏 PSY226]

(本文章版权归凤凰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推荐0
扫码立享特惠好物
甄选全球好物
凤凰网旗下电商平台
秉承凤凰网“就做不同”的品牌精神,甄选全球优质好物,为用户提供高品质的购物体验和服务。
团购集采专享
⇦⇦⇦ 添加官方微信, 立享集采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