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世间可爱的老头儿很多,但可爱成汪曾祺这样的,并不多见。
之前,#汪曾祺 好爱吐槽一男的#就喜提微博热搜。
读者们喜闻乐见,列数其“罪状”,又赋予其“文学界的泥石流”称号,并纷纷表示:一个汪曾祺,赛过1000个段子手。
很多人爱上汪曾祺,是从“吃”开始的。
在普通人眼里,他是作家,是“中国最后一个纯粹文人”。可“汪迷”眼里他却是:“骨灰级吃货”、“当代苏东坡”、“作家里至会吃的,厨子里至会写的”。
“西瓜以绳络悬之井中,下午剖食,一刀下去,咔嚓有声,凉气四溢,连眼睛都是凉的。”
“高邮咸蛋的特点是质细而油多。蛋白柔嫩…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高邮咸蛋的黄是通红的。”
简单的文字,默默咽了咽口水,有种治愈的感觉。
后来,读得越多,越看到不一样的汪老头。
被误解、被质疑时,你看到他也曾不忿,“全世界都是凉的,只我这里一点是热的”。
失落懈怠,人很down的时候,他对你说 “一个人要兴旺发达,得有那么一点精气神。”
岁月静好时,他悠闲自在的写了句, “四方食事,不过一碗人间烟火。”
读汪曾祺的文章,总能让人放下心中的焦虑,重拾对生活的热爱,偶尔口水横流,也会噗嗤一下笑出声来。
文坛上,喜欢汪曾祺文字的人也很多。
贾平凹说:“汪是一文狐,修炼成老精。”
莫言说:“汪先生是短篇小说大师,遍视当时文坛,能具汪先生那般散淡心态者,确也寥寥无几。”
沈从文说:“最可爱还是态度,‘宠辱不惊’!”
他的文字很平凡,却很温暖。他的文字很细微,却有力量。
他把世上最朴实的人间烟火,烙在纸上,让我们遇见真情,发现美好。
他淡然从容、闲适乐观的心性,也深深地感染着一代又一代人。
如果你觉得生活无味,那你就读一读汪曾祺;读一点他的散文,你会更热爱这个世界!
为了纪念汪曾祺诞辰103周年,今天为大家带来了一套《我与人间闲话片刻》3册礼盒装,详细展现一代作家汪曾祺的精神世界,以及他的生活志趣。
我看过许多汪曾祺的版本,这版是我最爱的并且它看着最舒服。
本书是与汪曾祺的小女儿汪朝老师多次沟通、反复商定后完成。
它的设计理念和汪曾祺的“唯求俗可耐,宁计故为新”是一致的 ,融入了汪曾祺的灵魂。
三本书的主题与选篇完全不同,可以说比目前市面上的版本都要不一样。
成长、求学、低谷、成家立业,他不同人生阶段的感悟,都收录在其中。
一套书,带你走进汪曾祺的“草木人间”。
他的作品,总是蕴含独特的蓬勃生命力,在一草一木身上,刻画出人生况味。
除了给每本书附上一张书衣同款小书签,我们还根据专门设计了6张2024年新年月历、2张可折叠涂画的小卡和1张摆在桌上的小画。
无论摆在桌面,还是随手写写画画,都是特别美好的日常。
这位倔强而顽皮的老先生,会带你走进一个全然不同的世界。让你不禁感慨:活着,真好!”
这套书定价149.8元,我们和出版社优惠价仅需75元,超级划算!
喜欢的,不要错过奥~
《人间忽如寄》
四方食事,不过一碗人间烟火
人生不过一日三餐。在吃上,国人是最怠慢不得的。
汪曾祺喜欢吃,会写吃,是出了名的。
萝卜、黄瓜、咸菜、鱼、豆腐、鸭蛋、韭菜花、手把肉……最简单的风物吃食,在汪老先生的笔下,都变得触目可亲、有滋有味。
光是看他写的吃,就已经口水直流了。
在《人间忽如寄》这本书中,收录了汪曾祺谈美食的系列散文。
书中记载的作者吃过的食物,不是令人望尘莫及的美食,而是我们记忆里家乡的味道,一食一物都是我们经历的时光,却又另有一番风味。
最好的是“紫土豆”,外皮乌紫,薯肉黄如蒸栗,味道也像蒸栗,入口更为细腻;
外面有一层薄薄的脆壳,咬破了,里面好像什么也没有,一包清水,羊尾油已经化了。这东西只宜供佛,人不能吃,因为太好吃了;
每一道美食,汪老先生既能说出做法,又能夹带感情,还能解释背后的文化。
光是一个马铃薯,他从产地、种植、做法等等各个方面都说尽了,涉及风土、史料、文学、典故,工艺。
汪曾祺把吃谈成了学问,动情之处,更是每有考据。
在这本书中,你感受到的不仅是美食的诱惑,更是平凡生活中含蕴的自然真趣。
人生没什么过不去的事,难过的时候好好吃上一顿就好了。
《人间送小温》
草木虫鱼鸟兽,亦是生动精彩
在童年的时候,我们经常会因为微小的事物,比如一朵花开的姿态、一只蜻蜓或者蟋蟀……而感到惊喜和感动。
但是长大了,繁忙的生活让人变得麻木了,生活的情趣也没有了。
世界上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汪曾祺老先生恰好有这样一双眼睛,能够在生活的缝隙中找到惊喜与美好。
读汪先生的文章,即使“秋声拂长林,寒蝉抱叶飞”,也自觉得是“草木总有情,人间送小温”。
在他的代表作《人间送小温》这本书中,鸡毛蒜皮的小事都趣意盎然,一花一草一屋一瓦都是满满的感情。
他写草木春秋:我爱逗弄含羞草。触遍所有叶子,看都合起来,我自低头看我的书,偷眼瞧它一片片的开张了,再猝然又来一下;
他写虫鱼鸟兽:玩蜻蜓有一种恶作剧的玩法:掐一根狗尾巴草,把草茎插入蜻蜓的屁股,一撒手,蜻蜓就带着狗尾巴草的穗子飞了;
他写故里杂忆:我忽然好像闻到一股修车轴用的新砍的桑木的气味和涂水车龙骨用的生桐气味。这是过去初春的时候在农村处处可以闻到的气味;
他的文字有一种用语言无法表达的魔力,将一件件小事小物娓娓道来,平淡中不失风趣,与梦中的童年相遇,唤起我们内心最融入的地方。
字里行间都能感受到他坦然、纯净的人生态度,对生活热爱、对万物钟情的情趣。
生命的尊贵,在人海里。他笔下的一个个故事,耽于柴米油盐中的烟火气,也暖暖地弥散着人性光辉。
发现生活中细小的幸福,是一种智慧,更是一种别样的快乐。
看完《人间送小温》,我想你也会想放下手里的手机,开始想要去亲近自然,感受这世间美好的一切。
《人间存一角》
每个人的生命里,都有无法遗忘的眷恋
在漫长的生命轨迹里,总会有一些人,一些事让我们记忆犹新。
他们或好,或坏,但都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汪曾祺的《人间存一角》正记叙了他一生中那些平凡却又难忘的琐事。
很多人会觉得像汪曾祺如此有生活情趣的人,生活必然很顺遂。但如果你读了这本书,会发现事实并非如此。
他生于战时,长于混乱,就算是声名斐然之时,也因遭遇那个动荡的年代颠簸半生。
可就算是历经磨难,他依然能够保持豁达乐观,拿着一生的赤诚和童真写生活。
淡而有味的字里行间,随处可见他泼洒的澄澈本心。
在西南联大读书的岁月,时常要“跑警报”,躲避日军的轰炸机。
这样的时刻在他看来,却是谈恋爱的好时机:
“空袭警报一响,男的就在新校舍的路边等着,有时还提着一袋点心吃食。”
他常往松林的方向跑,因为“那里有卖松子的,就算被炸死,还可以不做饿死鬼。”
于是,苦痛的日子在他的回忆里闪着亮光:
“在昆明见了长得最好的茶花,吃了最好吃的牛肉,好吃的米线可救失恋的痛苦。”
“木香花湿雨沉沉”“昆明的雨季是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
他看到了所有苦难,咽下了所有酸甜苦辣,把它们化成淡云轻风。
用一颗赤子之心,爱着草木时光,爱着寻常日月,爱着人生中的磕磕绊绊,爱着这个大千世界。
他说:“人不管走到哪一步,总得找点乐子,想一点办法,老是愁眉苦脸的,干嘛呢?”
在他的笔下,没有大爱或大恨,平淡朴实的文字就像他与世无争的性格。
他用自己的经历告诉我们,没有什么过不去的,只要保持对生活的热忱,你就能拥有美好的人生。
汪曾祺经典作品集
带你走进千姿百态的人生
读汪曾祺,你才懂人间值得;读汪曾祺,你才更能体味凡人小事。
如果你也想带着对世界的好奇再往前走几步,如果你也有点喜欢这个可爱的老头儿,那一定不要错过这套《我与人间闲话片刻》3册礼盒装。
精选汪曾祺小说、散文、随笔小品等精华篇章,分类汇编,给读者具有代表性和可读性的作品。
全套书装帧精美。内页简洁尤为,纹理细腻自然,手感柔和。
内文用纸考究,采用75克胶板,光滑护目,不变色。
一套在手,汪文精华尽收眼底,更是除了给每本书附上一张书衣同款小书签,我们还根据专门设计了6张2024年新年月历、2张可折叠涂画的小卡和1张摆在桌上的小画。。
无论是送人还是收藏,都是好选择!
汪老生前曾说:“我希望我的作品能有益于世道人心,我希望使人的感情得到滋润,让人觉得生活是美好的,人,是美的,有诗意的。”他已如愿了。
(本文章版权归凤凰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