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作为古代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纽带,见证了无数商旅与使者的往来。
而《丝路山水地图》则是这段辉煌历史的珍贵见证。
这幅国宝级画作,流失海外八十余年后,终于在 2017 年由世茂集团董事长许荣茂以 1.33 亿元购回,并无偿捐赠给北京故宫博物院。
2018 年春晚的 “国宝回归” 环节,更让这幅画作一夜之间家喻户晓。
《丝路山水地图》原名为《蒙古山水地图》,绘制于明朝嘉靖年间,全长 30.12 米,幅宽 0.59 米,采用青绿山水画法,以矿石宝石青、石绿为主色,历经数百年仍色泽鲜艳。
画作东起嘉峪关,西至麦加,精确标注了 211 个地域名称,包括敦煌、撒马尔罕、赫拉特、伊斯法罕、大马士革等重要城市,记录了丝绸之路的辉煌。
这幅画作不仅艺术价值极高,更承载了重要的历史与地理信息。
它的出现推翻了 “中国世界地图学习利玛窦” 的说法,证明了中国在西方地图传入前已对丝绸之路沿线有清晰认识。
2011 年,它在意大利罗马国家博物馆展出,引发轰动;
2015 年,又在博鳌亚洲论坛上大放异彩。
作为中国唯一可与世界四大古地图媲美的画作,《丝路山水地图》的奇绝之处令人惊叹。
其长度是《千里江山图》的 3 倍,《清明上河图》的 6 倍,所绘疆域涉及欧、亚、非三大洲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研究价值不可估量。
古书画鉴定家傅熹年与北京大学教授林梅村均对其进行了深入研究,进一步揭示了其深厚的历史底蕴。
为庆祝紫禁城建成 600 周年,荣宝斋推出了 1:1 超清复刻版《丝路山水地图》,
采用珍稀绢丝材质,融入 “一带一路” 路线图元素,兼具时代与历史价值。
复刻版以故宫原迹为蓝本,采用博物馆 DGA 真迹复原工艺,细节震撼,几乎与原迹无异。
礼盒内附放大镜、手套及出品证书,典雅大气,适合收藏或馈赠。
如今,这幅千年古画以复刻版的形式走入寻常百姓家,让更多人得以领略丝绸之路的壮丽与辉煌。
它不仅是一幅画,更是一段历史的缩影,承载着中华文明的璀璨与智慧。
(本文章版权归凤凰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