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国家地大物博,从故宫的红墙黄瓦到敦煌的飞天壁画,从黄山的奇松怪石到苏州的园林巧思,每一处风景都藏着说不完的故事。
可现实是,长假出门,想约个导游得提前半个月抢,景区租个语音导览器不仅笨重,还得排长队,稍微热门点的地方,连“扫码听讲解”都得挤着信号加载……
结果呢?大多数人只能走马观花。在兵马俑坑前拍张照,不知道每个陶俑的表情为啥独一无二;
在岳阳楼前合个影,说不出“先天下之忧而忧”背后的沧桑;带娃逛博物馆,孩子指着青铜器问“这是啥”,你只能含糊“是古代的杯子”。
今年,我们真找到个“旅行搭子”——随笙听 AI 智能导览耳机。
买它就送 1 年全球景区讲解会员,7000+景区、11万+讲解点全免费听!
不只是耳机,是“会导览的旅行神器”。相当于把“私人导游”揣进兜里,走到哪讲到哪,让每一步都听得懂风景。
怎么用?超简单!
自动触发,不用动手。提前在 APP 里绑定耳机,到了景区打开蓝牙,GPS 会自动定位;
7000 + 景区“随身讲”,走到哪,历史故事“自动找上门”。
你站在故宫太和殿前,耳机突然说:“这根盘龙柱用整根金丝楠木雕刻,当年从云南运到北京花了 3 年”;
走到苏州拙政园的“与谁同坐轩”,它立刻接话:“这名字藏着苏轼的词,你看窗外,月亮、山水、你,正是‘与谁同坐’的意境”。
不用搜景点、不用按按钮,风景自己“开口讲故事”。
覆盖广到离谱!送的 1 年会员里,光国内就有600+城市、7000+景区。
故宫、长城、敦煌莫高窟这些“顶流”自不用说,连清北校园的学霸故事、苏州小众园林的造园密码、西安兵马俑的“千人千面”之谜,全能讲透。
国外 50 + 国家的热门景点也没落下,罗马斗兽场、巴黎圣母院的传说,戴上耳机就能听。
没网也能听,深山不慌:担心偏远景区没信号?提前下载“离线包”,哪怕在黄山山顶、敦煌戈壁,照样能听讲解。
配的专业手绘地图还会标清卫生间、餐厅位置,找路比当地人还熟。
音质过关才是“本分”,它把“耳机基本功”练到了家。
光会导览不够,作为耳机,它的“基本功”照样能打!
HiFi 级音质,讲解听歌都沉浸。
用了高灵敏声学单元,讲解时人声清晰得像导游站在耳边,连语气里的历史厚重感都听得见;
闲时听歌,3D 立体音效让民谣有“现场感”,摇滚有“爆发力”,音质不输千元级耳机。
戴着舒服到“忘记存在”,单耳才约5.3g,比一片树叶还轻,耳夹式设计不用塞进耳道,戴一天耳朵不胀痛。
爬山时狂甩不掉,雨天出汗也不怕(IPX4 防水防汗),开放式听音还能兼顾环境音,过马路、听报站都安全。
连蓝牙、接电话,稳得很。
蓝牙 5.3 连接超快,开机秒连手机,逛景区时切讲解、接电话不卡顿。
双麦AI降噪让通话清晰,哪怕在喧闹的小吃街,对方也听不清背景杂音。
续航够狠,全天不“掉链子”。
充电 1.5 小时,搭配充电盒能撑 25 小时。
早上 8 点逛景区,听到晚上 10 点回酒店,电量还剩一半,长途旅行不用到处找插座。
它让旅行不止“打卡”,更能“对话历史”。说真的,它满足了对耳机的所有期待~
音质好、戴着舒服、续航够用,日常通勤、运动都能戴,更妙的是,它给旅行加了层“文化滤镜”。
原本在博物馆看青铜器,可能只觉得“长得怪”,有了讲解,才知道纹饰里藏着古人的“祈福密码”;
原本爬长城只觉得“台阶陡”,听了烽火台的传递机制,才懂“不到长城非好汉”的分量。
就像带着位懂行的朋友,帮你把“看不懂的热闹”,变成“听得懂的门道”。
马上十一了,不管是带娃研学、陪爸妈散心,还是自己独行,有它在,每段旅程都会更有味道。
毕竟,旅行的意义从来不是“去过多少地方”,而是“记住了多少故事”——而它,刚好能帮你把故事“听进心里”。
(本文章版权归凤凰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